环球看热讯:陈晓的嘶吼戏太有爆发力!“魔改”的《人生之路》为何热度爆棚?
《人生之路》最新剧情中,窝在村里当小学老师的高加林,将所思所想都倾注在笔下,所写的报告文学成功在上海的报纸上发表。
得知这个消息的高加林,兴奋到不行,跑到山坡上大声嘶吼。长期积郁在心中的愁苦,终于发泄出来了。
(相关资料图)
陈晓演绎的这场戏份,太有爆发力了。
央视一套的年代大剧《人生之路》,上线后引发的最大争议就是剧情对原著的“魔改”。尤其是“高双星冒名顶替高加林去上海读大学”这一重要情节。
路遥的原著小说《人生》中没有高双星这号人物,高加林也是被人顶替的乡村教师名额。
电视剧《人生之路》之所以这样改编,是为了赋予剧集更深层次的矛盾冲突,和新的内涵和故事魅力。
越有争议,热度越高。
《人生之路》播出后的收视率一直排在“飙升榜”前列,热度直冲《狂飙》《他是谁》。
《人生之路》也可以说是双男主路线,对“命运互换”的高加林、高双星的不同人生进程进行对比刻画,戏剧冲突更为强烈。同时也被编剧赋予了所有主角都要前往上海的理由,一起融入大都市的滚滚改革浪潮中。
另外也让高加林的命运色彩不再那么悲壮,而是有了更广阔的天地进行才华的舒展。将关于“成长”的个体生命体验投射在当代。
《人生之路》所有主角的故事,将在20集左右进入上海背景。
高双星是在上海读的大学,黄亚萍本就是地道的上海姑娘,这两人无需多说。那么为什么要安排高加林、刘巧珍后期去上海呢?
对此,《人生之路》的编剧洪靖惠说,原著小说《人生》里,高加林说过想去联合国,所以“才自清明志自高”的高加林,肯定也想去中国的大城市施展抱负。
而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,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。热爱文学,困囿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高加林,能在上海的大环境里用知识改变命运。
至于刘巧珍去上海,是剧集想要展现及讴歌新时代的女性力量。而拥有金子般美好品格的刘巧珍,正是绝佳的情感载体。
“漂亮不必说,装束既不土气,也不俗气。……一张美丽的脸庞显得异常生动。她扑闪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……”
《人生》原著中的刘巧珍,虽没有什么文化,却善良朴实、勤劳肯干、聪慧灵秀。相信这样的好姑娘,凭借自己的努力,应该会在大城市过得很好。
所以电视剧《人生之路》就为巧珍安排了一条“大女主”的成长道路,从一个农村女性突破自我。
刘巧珍在上海从给付家阿婆做保姆起,一点一点感受到上海女性身上独特的气质魅力,开始变得坚韧、独立,从小小的面食店一路做到拥有中央厨房的成功女企业家。
编剧洪靖惠表示,她改编的原则是,尊重原著、接续文脉。
从《人生之路》目前开播的部分来看,剧本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。有合理的改动,且不至于是毫无逻辑的“魔改”。人物的主要纠葛严密遵从于“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,个人理想与爱情的矛盾”。
剧中,高加林的誓愿,是去上海“做顶天立地之人、做惊天动地之事”。
志向高远、信念坚定的高加林是一只鹰,不会困于这闭塞的黄土高原。
“现实”的高加林,与“自卑”的刘巧珍,本就注定渐行渐远的。巧珍的善良与自卑,注定她所能做的,唯有成全他人。
而优雅自信的黄亚萍,是高加林心头抹不去的一道光,照耀着他的少年时期。两人因相同的兴趣爱好、对理想的执着追求,而相知相交。
质朴姑娘巧珍的默默守护,上海姑娘黄亚萍的热烈示爱,是高加林难以抉择的一道难题。
人生、爱情、理想、事业,高加林历经命运的跌宕起伏,向观众交了一份有关人性的答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