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是一场自编自导自演的戏! 全球观焦点
曾师智慧交流圈子
曾仕强教授优质核心粉丝聚合地,曾教授思想内容及国学相关内容分享交流,包括曾师全集、问答互动、生活应用、国学智慧启发等。
在这里,大家一起学习曾师智慧,交流悟道,成就更加幸福成功的人生!
(资料图片)
本期内容由曾师智慧交流圈子中的周静易友提供。
Part.1
人生是一场自编自导自演的戏,“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、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”。
读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和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,一个出身草根,一个出身贵族。
两个人的奋斗史相比较,感觉很有意思,带来诸多启发。
刘邦和项羽的命运,都是因为在人群中看到秦始皇,而发生了改变!
秦始皇出游,气势不凡,项羽作为当时的吃瓜群众,说出“彼可取而代也”。
他说这话时,他的底色是狂傲,这符合他勇猛过人、桀骜不驯的个性特色,之后他果然朝着自己的理想去奋斗。
家庭环境的影响(祖上给予的良好基因),加上他个人的“战神”气质,让他在“争霸”的路上走得顺风顺水。
24岁起兵反秦,成为起义军领袖,27岁成为分封十八路诸侯的西楚霸王。
刘邦是在咸阳服徭役时,看到秦始皇的,威风凛凛的出行阵容,刘邦见此喟然太息曰:“嗟乎,大丈夫当如此也!”
这句话的底色里,透出一种对秦始皇的欣赏:
这人是我的偶像、是我奋斗的标杆,刘邦从此以梦为马,踏上人生征途。
真正是有生之年遇见你,竟花光了我所有的运气!
不过刘邦的运气可没有白花,他最后活成了偶像的样子。
Part.2
这两个人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:
不论你是贵族、还是平民草根,“立志”很重要,梦想很重要。
用现代身心灵修练术语来说,叫“要勇敢地向宇宙下定单”。
大多数人一生一事无成,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不了解自己,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,人生没有目标和方向,当然不可能成功。
项羽和刘邦两位出身云泥之别的时代英雄,在乱世中争夺大位,最后是草根把贵族干掉了。
虽说“大位由天定”,但从中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,一个人的命运是由哪些因素在决定。
虽说家庭环境好,可带来加分项,但成败不由这个决定。
一个人能不能成事,是由他的信念、人生阅历、性格、心胸和格局决定的。
这些特质都属于“无形无相”,终归说来,人生就是一场修练,谁也不知道自己最后的结局会是怎样。
但有一点是肯定的,那就是“看不见的,决定看得见的”。
“力拔山兮气盖世”的项羽,刘邦见了他都不免内心瑟瑟发抖。
但在鸿门宴中,一向杀伐果断的项羽居然没有下手除掉刘邦,这跟项羽的性格有关。
所谓的性格即命运,项羽太过于自信,听不进身边谋臣的话,以为一切尽在自己的掌控中。
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,项羽最后是兵败自刎乌江。
Part.3
《道德经》上说,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”,一个人最大的聪明,就是有自知之明。
楚、汉久相持未决之时,项羽找刘邦,提出“单挑”,刘邦笑着拒绝了。
《史记》原文:“汉王笑谢曰:吾宁斗智,不能斗力!”
项羽虽然是“战神”,但刚愎自用,身边的谋臣最后都离他而去。
而刘邦则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,且擅于用人,所以能取得最后的胜利。
夫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,吾不如子房;镇国家,抚百姓,给饷馈,不绝粮道,吾不如萧何;
连百万之众,战必胜,攻必取,吾不如韩信。三者皆人杰,吾能用之,此吾所以取天下也。
曾师在谈领导的艺术时说:
领导应无为而治,使大家各自发挥所长,领导不表现英雄性,下属才会表现出各自的英雄性。
领导的英雄性,很容易造成一个人表演的可怕局面,领导不露英雄性,才有总动员的可能。
项羽为什么会败在平民草根刘邦手里呢?
电影《王的盛宴》里说得好:贵族就是这样,他们只能看到自己的光芒,而忽略了别人的欲望!
秦末这场楚汉相争,是一场大型真人游戏攻略,每个人物都是那么鲜明、耀眼、独具特色。
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较量,是一场“能量比对”,能量的另一个面相,是人心!
古往今来,凡是能成事的人,一定是深刻了解人性和人心的。
曾师智慧交流圈
每个人都应该辟一处清净之地,
让疲于奔波的心灵歇歇脚,
让无处言说的苦有地儿倾诉,
让已经消解的意义拾起重塑。
长按识别扫码加入
与12000+易友一起
践行曾师智慧,成就更好的自己
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