詹大年/ 好的关系,才是好的教育
非常有幸能在此与大家一起分享。我叫詹大年,最重要的是,我是昆明丑小鸭中学的校长。
我自1981年中等师范毕业以后,参加工作至今已满42年。前20年在公办学校,后22年在民办学校,其中一所学校,叫做昆明丑小鸭中学。
昆明丑小鸭中学,是我2011年在昆明办的一所学校。这所学校很小,一般情况下在校学生不到100人。这些孩子,都是初中阶段不能正常上学的,家长管不住,学校不好管,被社会边缘化的,我们心目中的“问题孩子”。这所学校办了12年,前前后后有差不多3000名这样的孩子,在我的学校变回了正常的孩子。
(资料图片)
我这里说的“问题孩子”的概念,与大家心目中的“问题孩子”,可能不一样。这些孩子大部分的家庭,父母亲学历高,家庭收入高,家庭地位高。他们大多来自于教育发达地区:长三角、珠三角,来自于教育发达的省份:山东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。这些孩子情商高、智商高、颜值高,大多在全国各个名校上学。再告诉你们一个不幸的比例,这些孩子中占比最高的是教师的孩子。
最初创办这所学校,我带着改变他们的目的,我认为他们有问题。两三年以后,我发现我错了。他们的问题,是教育的问题,表现在生物学上、心理学上,他们是一些需要帮助的孩子。所以,从那时开始,我再也不提“改变”,我提“帮助”。
去年年底,ChatGPT出现以后,我才发现,我原来的“改变”是错的,后来的“帮助”也是错的。为什么?因为这些孩子,他们是不被模型化的孩子,也可以说是不被建模的孩子,是不被程序控制的孩子。大家知道,教育、知识已经被模型化。我们心目中的好孩子——三好学生,也是被模型化的孩子。凡是被模型化的事情,人工智能都做得到。那些不被模型化的事情,才是我们教育要做的事。所以,什么是教育?教育就是让人变成活生生的、地地道道的、本质的人。
首先,这是我对“问题孩子”的理解。直到第三阶段,我才发现,“问题孩子”,其实是创造未来世界的一笔最宝贵的财富,他们比“学霸”更宝贵!因为ChatGPT可以取代学霸,但是ChatGPT无法取代“不被建模的问题孩子”。
(在第六届中国家长大会上的演讲视频)
我今天讲五个方面的问题。由于我只是中专毕业,书读的少,但和孩子打交道很多,所以下面五个方面的问题,它们没有什么系统性,很零碎,想到什么讲什么。
第一个问题——人格问题。
教育是干什么?教育是指向成长的——教育是指向家长、老师、孩子一起成长的。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概念,我们经常讲成长,那到底什么是成长?我认为,成长是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,是人格走向完整的过程。大家注意,中间有两个词:“人格”、“完整”。什么叫做人格完整?就是我们讲的身心合一的过程。优秀变得成功,成功变得幸福。
各位,教育是指向人的幸福的,如果教育不能指向人的幸福,那教育没有任何价值。但是,优秀的人、成功的人,一定是幸福的人吗?不是。优秀,很可能是天生的,成功,是自己的素质,加上自己的努力,加上自己的运气。那幸福呢?人都是追求幸福的。怎么样才叫幸福?有的人追求了一辈子,追到的不是幸福,反而更多的是痛苦,这种例子太多了。
那么人为什么不幸福?人怎样才幸福?其实我认为,人的幸福只有人格完整才幸福。什么叫做人格?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。特别是这几年,跟“问题孩子”打交道,跟“问题孩子”的家庭打交道。我认为,人格分为四个方面。
第一是人的性格,性格是天生的,很难改变。教育能干什么?教育就是扬长避短,让适合的性格做适合的事。第二是人的品格,品格是后天培养的,是学校、家庭、社会和自我教育的结果。第三是人的资格,资格就是人的主体。比如说,你要尊重我的人格,尊重人的主体,那么资格就是教育的核心,是教育的起点。我们经常讲,教育要有爱。怎么爱?教育要看得见孩子。怎么叫做看得见?我们批评他、骂他、指责他,也是因为看见了他。看得见什么?看得见人的主体,看得见人的资格,看得见人的主体价值,看得见孩子的现状,看得见孩子的需求,这个叫做资格。
第四是人的角色。角色什么意思?我举个例子,很多好的老师,他们教学生很好,教别人的孩子教的很好,但把自己家里的孩子教废了。很多好的领导,企业办的好,但家里鸡飞狗跳。为什么?你说他没有本事、不优秀、不成功?显然不对。但你说他不幸福,却是真的不幸福。什么原因?人格缺失。有的人能做好老师,却做不好父母,这叫做人格缺失。
什么是人格完整?会处理各种关系,会处理与自己、与他人、与自然、与社会的关系。我发现,其实很多矛盾,比如师生关系、学生的学习关系,就是从不会处理与自己的关系开始的。与自己的什么关系?身与心的关系,感知与认知的关系。孩子之所以是孩子,不是他们不会学习,不是他们不懂道理。他们会学习,也懂道理。他们唯一不如成年人的,就是不会处理与自己的关系,很难做到身心合一。当然,成年人也很难做到身心合一。人的成长过程,事实上就是,让自己不断的走向身心合一的过程。
我们举个例子,一个中学生躲到厕所里抽烟。他为什么要躲到厕所里抽烟?因为他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抽,他知道规则,所以他躲起来抽。既然知道规则,知道抽烟是错的,为什么还要抽?原因很简单,他管不住自己。也就是说,这个时候的他,身与心是分裂的。当他身心不合一,有身心矛盾的时候,我们应该怎么办?一定要去帮助他处理身心矛盾,而不是去指责他、批评他、处罚他,甚至要他写检讨、写保证书。我觉得这个才是教育的真谛,才是教育的价值。
今天的会议是家长大会。我认为,“父母”跟“家长”这两个角色,有时是统一的,有时是不统一的。举个例子,孩子刚出生时,父母会将自己的孩子视为掌上明珠,非常喜欢自己的孩子。孩子躺在父母怀里时,也非常依恋父母,非常喜欢父母,甚至不愿意和其他人亲近。很多小孩抗拒陌生人的怀抱,只要父母抱。这一点说明,亲子关系是血缘的、天生的,这样一种关系。
那请问,既然是天生的一种好关系,今天我们为何还要谈亲子关系,还要谈如何改善亲子关系?这说明,亲子关系在某一个时间已经被破坏了。大家想,好好的、天生的亲子关系,是什么时候开始被破坏的?我们思考过这个问题吗?是谁破坏的?是孩子破坏的吗?不是。我发现,所有的关系都是强者破坏的。弱者不可能破坏关系,他没有话语权,怎么破坏关系?那么亲子关系由天生的好关系,到关系出现问题,其实只有一个原因:这个时候,父母已经变成家长了。在父母变成家长的那一刻,亲子关系开始出问题了。
为什么?因为父母的责任,是无条件的保护孩子安全长大。当父母变成家长的时候,他对孩子的评价,就打上了学校的烙印,打上了功利的烙印,打上了“别人家的孩子”的烙印,他就变成家长了。所以,为什么孩子爱父母,学生恨家长?就是这个原因。父母人格缺失是什么意思?他做不了父母了,他已经不是保护孩子安全长大的那个人,他已经彻底的变成家长,这个时候父母的人格就缺失了。
回到之前的问题:为什么很多好老师教不好自己的孩子?因为这个时候,他已经变成了孩子的老师,他的孩子已经没有父母了。好老师有的时候很可怕,为什么?因为在好老师的眼里、脑子里、心目中,一定有一个已经建模的,格式化的好孩子的标准形象。他将他的孩子与标准形象进行比较,倘若不一致,他就会以老师的标准,去要求自己的孩子。这个时候,父母的人格就缺失了。你想,一个孩子,他允许自己的身边永远是老师,没有父母吗?他是不允许的。这个时候他就会叛逆,因为他没有父母,只有老师了。所以,父母人格缺失,家庭教育就缺失了。
第二个问题,身心关系。
人一辈子都在处理身心关系的问题,身心合一的人是幸福的。身心分裂的人是痛苦的,这和有多少钱无关,和当多大的官也无关。我们要做的教育,就是帮助孩子处理好身心关系。但往往在我们处理关系时,跟孩子对立起来了——老师跟孩子对立了,家长跟孩子对立了。为什么?大家注意,关系对立只错了两步,如果你注意到了这两步,关系是不会对立的,悲剧也是不会发生的。
第一步,矛盾转化了。谁转化的矛盾?强者。什么矛盾?孩子身与心的矛盾。孩子抽烟和谈恋爱,事实上都是身与心的矛盾,这个矛盾,他自己不知道该怎么解决。矛盾不能解决,但是可以消化。但我们的成年人,却总是把孩子“身与心”的矛盾转化成“我与他”的矛盾。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,许多人犯了同一个错误。孩子成绩不好,他本身就很痛苦,他本来想做好,但是做不好,事实上是身与心的矛盾。但我们的家长会骂他——你怎么这一次退步了?怎么搞的?是不是学习不认真?于是,他就开始怨恨家长,怨恨成年人了。
第二步,情绪升级了。一旦相互怨恨,情绪就升级了,很难控制彼此的情绪和语言,语言过激,问题就出现了。这些年,我分析了无数个悲剧——家庭悲剧,孩子的悲剧。我发现,所有的悲剧都是错了两步,只要这两步不错,生命肯定是健康的。生命是健康的,教育的发生就是自然的。
第三个问题,家庭功能。
我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:什么是家庭?有了房子、车子、钱、老人和孩子,它就是家庭吗?举个例子,我们煮饭,有了电饭锅、米、水、火,电饭锅加米加水加火它等于饭吗?它不等于。这些仅仅是元素。刚刚我讲的,房子、车子、票子、老人、孩子这些加起来,都只是家庭的元素。家庭,除了家庭结构,更重要的是家庭功能。一家人在车上,在外旅游,坐在草地上,它也是家庭。为什么?因为家庭的功能存在。
家庭有什么功能?在家吃饭、睡觉、生气、开玩笑、抚养孩子、赡养老人、情感陪护、休闲娱乐,再加上教育,这些都是家庭的功能。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,是一个可以放肆的地方。各位检查一下,现在的家庭还有这些功能吗?吃饭、洗澡、喝水、睡觉、开玩笑、休息娱乐都不要回家,只有挨骂要回家。那他回家干嘛?各位,家庭教育是在家庭里发生的。教育在家庭里发生,家庭是个教育场,家庭是老师,家里的所有成员都是受教育者,都是学生。家庭责任共同承担,家庭成员共同成长,家庭文化自然提升,这才叫做家庭教育。家长在家里把孩子骂一顿,几个成年人一起对付一个孩子,这个不叫家庭教育。
很多时候,我们把家庭说教、家长教育、家庭教学当成家庭教育,但这些所谓的家庭教育,恰恰是教育的破坏者。所以,为什么很多高知家庭的孩子,在最好的学校上学,但是结果却不如意?能力越强的人,或是气场越足的地方,其破坏教育的能力可能也越强。所以很多时候,我们可能是以教育之名破坏教育。这一点供大家思考。为什么丑小鸭中学的“问题孩子”,不是传说中的贫困家庭的孩子,山区的孩子,留守的孩子?所以,家庭功能完整,教育自然发生。
家长是干什么的?家长是让家庭功能不断完善的人,是家庭的建设者,家庭功能的建设者。校长是干什么的?校长是学校的建设者,学校教育的策划者。
第四个问题,家校关系。
为什么要有家校关系?怎么样的家校关系才是健康的?怎么样的家校关系才是反人性的?家校越紧密,效果就越好,教育就越成功?不是这样的。
这张图上有个美女(上图),她在跑步机上。为什么用跑步机?因为跑步机让她更漂亮,目的性很强。这些孩子在干什么?做广播操。为什么要做广播操?锻炼身体,而且学校要求他做,不做不行。再看这个图,这只小猫在做什么?打滚。它为什么要打滚?你们不知道,它也不知道。它生来就爱打滚,这是天生的。孩子的本质,天生就是孩子。孩子,是他的生态性。所以,当我们的孩子玩的忘乎所以的时候,很多家长和老师会去批评他——“你看你就知道玩,如果你用玩的聪明才智去搞学习,那该多好。如果你拿玩的时间去读书,你就能考上清华大学了。”这些话听起来没问题,事实上是一句非常无知的话。为什么?玩是孩子的生态性,学习是孩子的功能性,生态性跟功能性,它们很多时候是不能合二为一的。
遇到学生迟到,有的老师会说,你用这玩的一秒钟来学习多好。如果医生有一秒钟的时间,他是可以用来救人的。这句话乍一听没问题,事实上全都是问题。为什么?医生那一秒钟确实是用来救人的,这没错。但孩子的这一秒钟,不是拿来救人的,是拿来玩的。中学生在课间打篮球,听到上课铃响,他还是会将手中的篮球投出去。为什么?天性。人的安全是心理安全。各位校长,学校的安全——心理安全,不是管出来的,也不是抓出来的,而是设计出来的。怎么设计?你关注人的生态性,保护人的生态性,你的学校设计了人的生态性,就安全了。
丑小鸭中学招收的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问题孩子,有的孩子是被骗过去的,有的孩子是被绑过去的。他们恨学校,恨老师,恨家长,恨校长,恨得要死。你还把他绑过去,绑到丑小鸭中学,没有笼子把他关起来。我们学校不一样,教学楼的走廊上,都是书,都是乐器,都是一体机,都是凳子。我们的学校,没有图书室,没有阅览室,哪里都是书,伸手就可以拿书。平均一个学生有五百册书,这些书不要借,不要还,想拿到哪里,想带回去,都可以。关注了生态性,他就安全了。学校安全了,关系才会生成,教育才会发生。关系是生成的,不是“搞”出来的,“搞”的关系是不安全的。大家注意,安全,关系,教育。安全是什么?关注孩子的生态性,关注孩子生来就有的东西。关系自然生成,教育自然发生。
很多人联系我说:“詹校长,我的孩子出了什么问题,有什么高招能帮助孩子?”哪里有高招?没有。因为关系是生成的,我不可能帮你生成关系。教育是发生的——关系生成了,教育就发生了。所以,家校关系是学校、家庭、孩子三方的关系,不是学校和家庭去对付孩子。如果我们把家校关系认为是家庭和学校建成铜墙铁壁来对付孩子,那就错了。他只是个孩子,不需要真枪实炮的去对付他。
这些年我发现,很多不听话的孩子,他们的共同特征都是破坏规则。这些孩子大多是焦虑的、抑郁的、自闭的,还有症的,他们都是生了病的孩子。很多有问题的孩子,只是没有检查,一检查很可能就是抑郁症。他自己本身就很痛苦,需要被治愈。而你用的治愈他的方式,恰恰是残害他的方式——骂他。所以有的时候,借教育之名残害孩子这种事,我可以这么说,水平越高的人越会做,做的越厉害,因为你总认为自己是对的。家校关系的本质是安全感——家庭、学校给孩子带来安全感。安全感就是他不被谴责,不被评价,不被冷漠,不被歧视。安全感是家庭、学校、孩子三者之间的,相互的安全感。
最后一个问题,儿童立场。
教育的起点是儿童立场。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。这个女孩长得很漂亮,有许多才艺,小巧玲珑,但是没有办法上学。她的妈妈是我的粉丝,她告诉这个孩子说:“妈妈有一个网友,叫做詹大年。詹大年是一位校长,在丑小鸭中学。詹大年很好玩,他能接纳你的。” 这张照片是她妈妈拍的,孩子第一次见到我。我看到,她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的,眉毛画了,眼睛画了,嘴皮上也涂了。第一眼见到我,“詹校长我好看吗?”我说:“很漂亮。”“真的?我化妆好看吗?”我说:”真的好看。”“那好,明天、后天、以后的每一天,我都会化妆给你看的。”然后她又问我:“詹校长,丑小鸭学校的同学可以谈恋爱吗?”这是一个不能回答的话题。你如果回答能,事实上是不能。你如果回答不能,人家又说你不好玩,她要走了。我说:“我想听下一句。”她说:“我想谈恋爱的。”这就更麻烦了。我说:“我想问你一个问题。你是今天刚来的吗?”她说:“是啊。”我说:“你今天刚刚来,就看上哪个男孩子了吗?”“没有。”我说:”那是哪个男孩子看上你了吗?”“不知道。”我说:“这样好不好?到哪一天,你看上谁,谁看上你,你再来问我这个问题,好吗?”她高兴的不得了,蹦蹦跳跳的走了。为什么?因为她妈妈没有骗她,詹大年真的好玩。这叫做孩子立场。其实她讲这些话的目的,都不是她的真实目的。她不会化妆给我看,她凭什么化妆给我看?她谈不谈恋爱也不会问我,哪个学生谈恋爱会问校长?她会自己偷偷的谈。她是在做什么?她是试一下你这个人好不好玩。我要告诉她,我就是好玩。
所以,跟孩子的对话过程中,我认为有三个关键。第一个是倾听,第二个是中立,第三个是延续。不管孩子说什么,无条件的听完。如果他讲不完,你要诱导他,支持他,跟他一起,把他的话讲出来。你一定要听清楚,他到底想干什么?话里的真实意思是什么?你听一个孩子说:“妈妈我不想上学了。”这句话的意思不一定是不想上学,很可能是因为他遇到了困难,他没办法解决,他怕去学校。但是你听到的是不想上学,一下子火冒三丈:“不想上学,那你要干嘛?”一下就吵开了,是不是?
第二是中立。在你没有听懂他的话的时候,一定不要表示态度。第三是延续,所有谈话的目的,都是延续一种新的关系。关系延续了,教育才会发生。所以,沟通,刚刚的这种对话,是要达成共同的价值取向。如果不能达成共同的价值取向,没有关系,打开沟通的大门就行了。让孩子感觉到,大门是时刻敞开的,什么话都是可以说的。
我研究了几千例孩子发现,孩子的学习问题都是关系问题。如果你从学习上找不到原因,那你一定能从关系上找到。要么就是亲子关系问题,要么就是师生关系问题,要么就是同伴关系问题。找到关系的源头,关系好了,一切都会好。我说这句话说的很绝对。
孩子不是因为玩手机而学习不好。有的人说,孩子玩手机影响了学习。错了,他是因为学习不好而玩手机。学习上遇到挫折了,没有存在感了,没有参与感了,没有幸福感了,他找不到关系的感觉,他就开始玩手机了。为什么?因为手机最适合交往。学习不好是因为什么不好?因为关系不好。所以,如果你的孩子玩手机,如果你的学生玩手机,你禁手机,禁网线,约法三章都没有用。什么有用?重新构建他与生活的关系,重新构建他与身边的人的关系。注意,构建,学习就是一种构建。
为什么很多孩子喜欢玩积木,喜欢玩乐高,喜欢玩变形金刚?原因很简单,因为他推倒也是对的,拆散也是对的,组合也是对的,这叫做构建。
现在,很多家长出现一个什么问题?放大焦虑。现在学习不好,他把它放大到他的未来。今天孩子发脾气,他说孩子以后都不好管。放大焦虑,然后把焦虑转移给孩子。“你不这么做,你将来怎么办?”,孩子很痛苦。我们该做的不是放大焦虑,不是转移焦虑,而是我们要有自我消化焦虑的能力。成年人跟孩子不一样,因为他能看到未来,他会逻辑思考。所以,在我们的工作中,在我们养育孩子的过程中,放大焦虑是错的,转移焦虑是错的。焦虑肯定有,怎么办?自我消化,不要转移给孩子。为什么?当你的孩子面向焦虑的时候,他会束手无策。
朱老师说: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。教育不是目标,不是手段,教育的本身就是生活,好的教育就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。很多人问我说,詹大年,我们家一个问题孩子,我们班一个问题孩子,我们都鸡飞狗跳。那么多年,你面对的全部是问题孩子,你的日子是怎么过的?我告诉他,“问题孩子”四个字,你看到的是“问题”,我看到的是“孩子”。因为生活就是这样,教育的本身就是这样,如果说你的教育不是这样,那只能说明你还没有开始搞教育。谢谢大家,我讲完了。
——本文根据2023年5月19日在山东滨州第六届中国家长大会上的演讲视频整理。文字整理/詹缘之
(詹大年 昆明丑小鸭中学校长)